星期一, 2月 04, 2008

蒙娜麗莎的眼淚,幕後花絮。

為了寫蒙娜麗莎的眼淚這個故事,我看了一些關於蒙娜麗莎的資料。其中包括:盧浮宮、達文奇和蒙娜麗莎。為了多了解盧浮宮,我甚至到了盧浮宮的官方網頁,參加了一趟虛擬旅程。

盧浮宮

又譯羅浮宮,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右岸),始建於1204年,歷經7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盧浮宮佔地佔地(含草坪)約為45公頃,建築物佔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它的整體建築呈「U」形分為新老兩部分,老的建於路易十四時期,新的建於拿破侖時代。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同時,盧浮宮也是法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王宮。

藏品中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像更有大量希臘、羅馬、埃及及東方的古董,還有法國、意大利的遠古遺物。陳列面積5.5萬平方米,藏品2.5萬件。

盧浮宮始建於12世紀末,由法王腓力二世(「奧古斯都」)下令修建,最初是用作防禦的城堡,邊長約90米,四周有城壕,其面積大致相當於今盧浮宮最東端院落的四分之一。當時的盧浮宮堡並不是法國國王的居所,而是被用來存放王室財寶和武器。

14世紀,法王查理五世覺得盧浮宮堡比位於賽納河當中的城島(西岱島)的王宮更適合居住,於是搬遷至此。在他之後的法國國王再度搬出盧浮宮,直至1546年,弗朗索瓦一世才成為居住在盧浮宮的第二位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命令建築師皮埃爾·勒柯(Pierre Lescot)按照文藝復興風格對其加以改建,於1546年至1559年修建了今日盧浮宮建築群最東端的卡利庭院(Cour Carree)。擴建工程一直持續到亨利二世登基。亨利二世去世後,王太后卡特琳·德·美第奇集中力量修建杜伊勒裡宮及杜伊勒裡花園,對盧浮宮的擴建工作再度停止。

波旁王朝開始後,亨利四世和路易十三修建了連接盧浮宮與杜伊勒裡宮的大長廊,又稱「花廊」(Pavillion de Flore)。路易十四時期曾令建築師比洛(Claude Prrrault)和勒沃(Louis le Vau)對盧浮宮的東立面按照法國文藝復興風格(法國古典主義風格)加以改建,改建工作從1624年持續到1654年。

1682年法國宮廷移往凡爾賽宮後,盧浮宮的擴建再度終止。路易十四曾計劃放棄盧浮宮,並將其拆除,但後來改變了主意,讓法蘭西學院、紋章院、繪畫和雕塑學院、以及科學院搬入盧浮宮的空房,此外還有一些學者和藝術家被國王邀請住在盧浮宮的一層和大長廊的二樓。1750年法王路易十五正式提出了拆除盧浮宮的計劃。但由於宮廷開支過大,缺乏足夠的金錢來僱傭拆除盧浮宮所需的工人,該宮殿得以倖存。

1789年10月6日,巴黎的民婦集群前往凡爾賽宮,將法王路易十六挾至巴黎城內,安置於杜伊勒裡宮,該時期對盧浮宮進行了簡單的清理打掃工作。法國大革命期間,盧浮宮被改為博物館對公眾開放。拿破侖即位後,開始了對盧浮宮的大規模擴建,建造了面向裡沃利林蔭路的北翼建築,並在圍合起來的巨大廣場中修建了卡魯索凱旋門(Arc de Triumph du Carrousel),作為杜伊勒裡宮的正門。拿破侖三世時期修建了黎塞留庭院和德農庭院,完成了盧浮宮建築群。

1871年5月,巴黎公社面臨失敗時,曾在杜伊勒裡宮和盧浮宮內舉火,試圖將其燒燬(當時公社決定燒燬的還有巴黎市政廳、王宮(Palais Royal)等標誌性建築)。杜伊勒裡宮被完全焚燬,盧浮宮的花廊和馬爾贊長廊被部分焚燬,但主體建築倖免。第三共和國時期拆除了杜伊勒裡宮廢墟,形成了盧浮宮今日的格局。

法國國王對藝術品的收集始於弗朗索瓦一世時期,弗朗索瓦一世曾從意大利購買了包括油畫蒙娜麗莎在內的大量藝術品。至路易十四時期,法國王室已經收集了約2000幅油畫、150多座雕刻、700多張素描、以及其他大量美術作品。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時期繼續從意大利、佛蘭德斯和西班牙購入藝術作品。法國大革命期間的1793年8月10日,共和政府決定將收歸國有的王室收藏集中於盧浮宮,並將其作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命名為「中央藝術博物館」。11月8日,博物館正式開放,展出了587件藝術品。此後共和政府又用從教堂、貴族和地方政府等處沒收來的藝術品源源不斷地補充博物館收藏。

拿破侖在征服歐洲各國的同時,將被征服國家的藝術品大量運往法國,送至盧浮宮(此時已改名為「拿破侖博物館」)展出,還增加了古羅馬和古埃及藝術品展廳。但隨著1815年拿破侖的第二次退位和終生放逐,盧浮宮藏品中約有5000多件藝術品被歸還給原來所屬國。

此後的100多年裡,盧浮宮的收藏範圍不斷擴大,加入了東方(遠東)、亞述、古埃及等時代的藏品。隨著藏品數量的增多,展覽空間越來越小。1981年,法國政府決定將盧浮宮建築群的全部建築劃撥博物館,並對盧浮宮實施了大規模的整修。由美籍設計師貝聿銘設計的位於盧浮宮中央廣場「拿破侖庭院」上的透明金字塔建築。整修後的盧浮宮於1989年重新開放。

達文奇

列奧納多·達芬奇[1](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是一位意大利博學者,同時是建築師、解剖學者、雕刻家、工程師、發明家、數學家、音樂家和畫家。他無窮的好奇與創意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典型,而且也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

達芬奇的父母為地主與農婦,他在意大利佛羅倫斯附近的文西城出生與長大。達芬奇以其畫作寫實性及具影響力聞名,前者如《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以寫實著稱,後者像《維特魯威人》對後世影響深遠。他具有超越當時的廣泛構思,著名的概念性發明比方直升機、坦克車、太陽能聚焦使用、計算機、板塊構造論基本原理、雙層殼等許多構想。在他的生平中,這麼多的設計只有少數能建造出來或具體可行;現代科學所用的冶金及工程學技術在文藝復興時代方處於搖籃期。此外,達芬奇顯著提升瞭解剖學、天文學、土木工程學、光學以及流體動力學等領域的知識水平。他的作品中只有極少數畫作流傳下來,加上散佈在形形色色收藏中包括了繪畫、科學示意圖、筆記的手稿。

達芬奇(da Vinci) 並不是姓,而是表示文西城出身之意。全名列奧納多·迪·瑟皮耶羅·達芬奇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意思是文西城梅瑟·皮耶羅之子──列奧納多。

蒙娜麗莎的命名

蒙娜麗莎是從英文「Mona Lisa」音譯過來的。這個名稱來自於達芬奇死後31年由喬爾喬·瓦薩裡(Giorgio Vasari)發表的一部傳記——《藝苑名人傳》。在其中,喬爾喬·瓦薩裡認為這位模特是佛羅倫薩富商弗朗西斯科·戴爾·吉奧亢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夫人Lisa Gherardini。蒙娜在意大利語中翻譯為「我的女士」,通常放在女性的名字前,相當於英語中的「Madam」。所以,蒙娜麗莎的意思是「麗莎夫人」。

這幅畫的另一個名稱是意大利語「La Gioconda」,這是吉奧亢多(Giocondo)的陰性拼寫。意大利語中,「gioconda」的解釋是「輕鬆的,無憂無慮的」,因此「gioconda」也可以指「無憂無慮的婦人」。由於她的微笑,此名稱便有了兩層含義。法語名稱「La Joconde」同樣可以這樣解釋。

19世紀以來,「蒙娜麗莎」(Mona Lisa)和意大利語名稱「Giocondo」已經成為了這幅畫固定的名稱。在此前很長的一段時間,這幅畫有很多描述性的名稱,如「某個佛羅倫薩女士」、「帶著紗巾的情婦」等。

達芬奇在1502年(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創作《蒙娜麗莎》,並根據瓦薩裡(Vasari)的記載,這幅畫耗時4年完成。

在1516年,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邀請達芬奇去國王城堡Chateau d'Amboise附近,一個叫Clos Luce的地方工作。這幅畫從意大利被帶到了法國,國王花了4000埃居買下了它,並把它保存在楓丹白露宮,直至路易十四時期。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認為這幅畫在達芬奇死後曾被人剪裁過,畫的兩邊被切割掉一部分。在《蒙娜麗莎》的早期版本中,畫的兩側有兩個的柱子,而這只在原稿中出現過。

【明報專訊】德國 海德堡大學專家證實,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畫作《蒙娜麗莎》那位微笑女子,的確是佛羅倫薩富商焦孔多的妻子蓋拉爾迪尼(Lisa Gherardini)。他們發現達芬奇朋友亞美利哥(Agostino Vespucci)1503年10月於一本書的書邊上寫明,達芬奇當時在畫3幅畫,其一是蓋拉爾迪尼畫的肖像。

當我在尋找關於蒙娜麗莎的資料,無意中讓我找到這樣東西。用MsPaint來畫蒙娜麗莎這幅畫,看完了以後,我真的啞口無言,真的很像,難度也很高,他是怎麼做到的?



怎樣?有人想挑戰他嗎?

除了畫畫,當然少不了林志炫的歌聲,這裡有這首歌曲的MTV。



在我寫這個故事的時候,除了不斷重播蒙娜麗莎的眼淚,我還不時會看看這首歌曲的MTV。除了是想提取靈感以外,看著林志炫唱這首歌曲,那股悲傷的感覺特別濃烈,因為他投入的感情實在是太真實了。

為甚麼會選擇這首歌曲呢?

有人這樣形容林志炫的歌聲:

“ 林志炫的聲音有「三度」空間!
一般的歌手只有「兩度」空間,一個平面,只聽得到「高音」、「低音」。
然而,同樣高的一個音,林志炫可以唱出不同的「層次」、「表情」。同樣低的一個音,,林志炫可以唱出不同的「質感」、「濃度」。
真的是非常豐富的「聽覺」享受!”

台灣的一群前輩歌手與音樂製作人甚至把他的歌聲封為國寶級的歌聲。

他把這首歌曲唱到我的心坎裡,引起了我的共鳴。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百度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