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弄全球的食物》的部分內容轉載。
※
受體遍布全身各個細胞,是內分泌系統與神經系統溝通的管道。它們受身體分泌的荷爾蒙所啟動,而且沒有挑選的能力。它們也可以被外來的化學物質所啟動或關閉,而且劑量不需要太多,只要幾兆分之一就夠了。這麼微小的數目,大家也許不容易有概念,不過你要是明白,這一丁點微乎其微的物質能夠讓腦部所發出的訊號誤傳,或者造成內分泌訊息失落,那麼顯然我們假如希望自己不要發瘋,就必須進行更多的研究。
如果政府通過法令,對於食品添加物和人造食物裡對腦部化學作用有影響的物質,進行嚴格管控,就像狄蘭尼條款管控致癌物質那樣嚴格,那麼就會有人發展各種測試方法,讓我們了解這些化學物質如何影響腦部化學作用。然而,食品或藥物市場每次要引進一種新成分,通常要花一‧一二億美元以上的成本,那麼試問,食品或藥物產業願意再砸下更多銀兩,來保障我們腦部的健康嗎?由於財務上的可行性只允許進行一定的範圍,因此再多砸下銀兩必然血本無歸。一旦可能血本無歸,研究經費立即被抽掉。
本書要指出,西方國家對於這個攸關生命基本要務的一項重大疏忽:我們吃的東西,品質有沒有問題。在二十世紀裡,食品加工廠商與它們異想天開的行銷部門,已經改變了我們對食物的定義,以及我們真正吃下肚子的東西。行銷手法實在太成功,如今我們一天可以灌下一公升的可口可樂而不喝白開水,也不覺得這有什麼奇怪,或是我們中午只吃奶油乳酪焙果,殊不知這種食物沒什麼營養,實驗室裡的老鼠吃了卻營養不良而死咧!
許多人認為,那些推廣食用白開水和天然食物的人,是有挑食潔癖的人或者是想健康想瘋了的人。超級市場裡,總有一區叫做「健康食品部」,難不成其他部分就是「死亡疾病區」嗎?有益的油脂被抽掉的食物,就成為「健康食物」。我們自作主張地管制自己所吃的油脂種類和數量,好像我們能夠改變自己的自然生理構造,不再需要理會我們天生必須攝取比例均衡的多種脂肪酸。
每當我對台下聽眾呼籲,主流媒體內容裡有關營養的訊息,幾乎沒有一件說對,甚至有可能讓人賠上健康時,大家總是投以不相信的眼光。多了解人腦構造,你就會明白腦部保健需要的是什麼。我們可以重新向大自然學習,而不是想要改變自然。
本書要破除許多有關保健和營養的迷思。不過,由於資料豐富,非一本書所能容納,因此我要把本書焦點放在營養上頭。假如本書必須撥出足夠的篇幅,來討論破壞腦部結構和化學作用的所有禍因,那麼我就無法適切妥當地談論營養這件事。
本書內容不涉及來自環境的毒素、基因改造動植物、營養補品或醫療藥物的影響,或者影響學習和情緒的家庭社會因素等等。本書只談論食物,可是誰知道食物有多麼重要啊!
一九八九年九月有個極為著名的蓋洛普民調,民調人員於晚餐時間在全美進行電話訪問,請教受訪人晚餐吃什麼。結果,五○%的受訪人回答,他們吃的是「冷凍食品、加工食品或外帶快餐」。下次你拿起電話訂購外送餐點、到超級市場買冷凍食品,或者下班回家時特別路過心愛的外帶速食店時,我奉勸你改變這個習慣,理由很簡單。
吃這類食物會把人吃瘋的。 注釋 (注一)編按:FD&C是指「美國聯邦食品、藥物及化妝品法案」(The Federal Food, Drug & Cosmetic Act)。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